返回

领主:开局一本水浒传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74章 上报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过,只得托庇于相公,望相公不弃,小人三个执鞭坠镫,愿为一卒,报答救命之恩。”

    赵祯听了道:“你等名声我早就听过,可恨无缘一见。如今天假其便,共聚一堂。将军等武艺,我这里正需诸位出力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不谈其他,且设宴庆贺三位来投。”

    当日,赵祯请梁山将令作陪,众皆作贺,设宴饮酒,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第二日,午时后,赵祯再次召见李成三人,军师朱武陪同。

    见礼后,朱武当先开口道:“三位将军,今日午时前,相公就召我来庄上,商讨你等三人去处。闻达、李成二位,原是大名府兵马都监,如今来此,相公以为职司也不好低了,暂做个兵马都监,往后立下功劳,再行擢升。就请天王李成,去莱州。大刀闻达,去密州。”

    李成、闻达听了,各自称谢。

    朱武接着说道:“索超兄弟如今身上有伤,不急着赴任,且请在梁山安歇养伤。待伤愈,却请索超兄弟就在本府做个兵马都监。”

    索超听了,也连忙称谢。

    赵祯拍了拍手,就见桂花,薄荷,佛手三人,各捧出一个托盘,上头是三人兵符、印信、牌面、诰身,三人接过,配在身上,又拜谢一番。

    赵祯道:“我听卢俊义来信,你等带来一千军士,仍旧调拨到你二人麾下。家眷就安置去莱芜、沂源两处,这两处都是人少地广,去后,每家都有田地耕种。”

    “我这里军制与别处不同。兵马都监领兵两千五百人,军士每年都有休沐,可归家探亲。家眷不必跟随军士前往驻地。禁军年年都有轮换,或都、或营,抑或是一军,领兵之将也是如此。详细条例,军师这里有规程,你等都要铭记在心。”

    等寇州军士携同家眷进入梁山后,李成、闻达二人就按照定好的,先送军士家眷安置,而后领兵前往驻地。

    军士家眷分的田地宅院,也是各个欢喜。军士愈发安下心来,对于暂别家眷,也不再抵触。反而都期盼着休沐回家团聚。

    大名府,梁世杰收到蔡京家信,看后,也不再关注梁山这里。李成、闻达二人,按照蔡京吩咐,报了个辞官,朝廷并不追问,这事便也就了结了。

    寇州城里,自赵祯使人占据城外之后,城里便日益艰难。

    知州高让更是活得心惊胆战,茶饭不思。

    多次去信高俅那里,高俅只叫他在城中坚守,梁山断然不敢害他。

    一段时日后,果然如高俅所说,梁山军从不来骚扰城池。

    可惜,好景不长,前些日子,梁山竟然增兵,原先不过领兵大将二人,军士一军2500人。如今却又来了一个卢俊义、一个燕青,也领一军。

    这还不是叫高让最担忧的,从不在城外出现的梁山军,这些日子,竟然日日绕城。

    这可着实吓坏了高让。

    怕旁人糊弄自己,高让便把来寇州后,纳的堂邑乡、梁水乡、广平乡三家女儿,打发回娘家探听消息。三家似有默契,女儿归家后,就不再叫三人再回城里,只禀报给驻守的两个都监。

    燕青听闻后,献计道:“不若叫乔辉、冯浩、项炎三人,使人去城里送口信,说的含糊些,只说我等要攻打州城,以此,叫女儿暂避娘家。”

    韦扬隐听了道:“燕青兄弟之意,可是逼迫高让弃城而逃?”

    “不错,我打听到这厮是个胆小的,这些日子更是日日去汴京送信。若是能吓跑了这厮,也叫相公见我等功劳。”燕青回道。

    众人依计行事,城里高让听了,果然胆寒。

    自思落在梁山手里,只怕落不得好。

    以此,叫家人收拾了细软,伪作商队,一早偷偷开了城门,出城往东就走。

    你道为何?

    原来,寇州与高唐州一般,都属博州地界。高俅为了安置家中兄弟,便叫人暗地里将博州拆做高唐州、寇州二处。

    高让最是无才,就安置在仅有一县的寇州,高唐州却是高廉。以此,高让这才想着,出城投奔高廉,而后再绕道前往汴京。

    打算的很好,却早就被韦扬隐探知,使真大义蒙了脸,扮作草寇,在寇州与聊城交界处把高让一行人拦了下来。

    眼见得要进入聊城地界,高让暗中舒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只听得忽地一声锣响,真大义领着一二百人,拦住去路。高喝一声:“行人须住脚!此山是我开,此树是我栽。要想过此路,留下买路财。胆敢说不字,上前揪脑袋。死在荒郊外,管宰不管埋。”

    高让听了,吓得不敢出声,推李都管上前搭话。

    李都管战战兢兢上前道:“我等是高唐州知州亲属,打这里过路,要什么买路财?”

    真大义哈哈笑道:“莫道是高知州亲眷,便是高知州打此过,也要留下买路钱。晓事的,速速把买路钱来,免得老爷发怒,一发砍了你等。”

    李都管听了,折身问高让道:“官人,碰到了这伙浑人,只得认栽。先应付过去,来日却好去高唐州搬取兵马报

第574章 上报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